大家拍照時一定都遇過這狀況,有時畫面的對比太高,亮暗部反差過大,甚至逆光狀態,這時想拍出暗部細節時往往不是亮部過曝(曝光過度),就是暗部過暗,相信這是很多人的困擾。

玩相機的人都知道光線的重要,我們相機上的光圈就是為了要調整光線在感光元件(or底片)上感光的光量而設置,當某部位感光過多,它就會照成過曝;某部位感光過少,就會造成曝光不足。除了構圖與其他特殊需求外,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控制光進來相機感光元件的光量。

這在採訪攝影尤其重要,尤其食記也是一種採訪攝影,我們要把主題拍得清晰,甚至能重現用餐當時的氛圍,這是許多食記作者皆不遺餘力去努力表現的。當然也可以當攝影創作在玩,但這機會少之又少,餐廳更不是我們可以隨意搬桌、打燈、開閃、架棚的地方,當手中只有一機一鏡,且不希望自己大幅度的動作去驚嚇到鄰桌的客人時,我們要如何去進行所有情況的拍攝呢?

先來聊聊我們這篇的主題──搖黑卡、漸層減光鏡、HDR吧!這篇不是教學講解,只是隨意聊聊,希望大家一同來討論囉!


1.搖黑卡

據說搖黑卡在幾十年前就有國外雜誌發表過了,只是當時該資訊沒傳到國內,許多攝影玩家尚不知這項技術,而近年台灣攝影玩家開始流行起這樣的技術,所以才有謠言說這是台灣人發明的,這樣的說辭我想有失公允,但不可否認最近幾年來搖黑卡已成為台灣攝影人揚名海外的一項技術哩!

所謂搖黑卡的原理,其實就是利用黑色卡片遮去進入鏡頭中的多餘光線,選用黑色卡片的原因是因為黑色能吸光,側光較不會因反光而在鏡頭上吸入多餘其他光線。較好的黑卡形式要質輕並不易變形,大小可完整遮住鏡頭即可,以目前大部分鏡頭約在58-82mm來說,一般的方形滑鼠墊的背面便是相當好用的黑卡材質。

我大致上看過幾種手法,不過別來問我操作細節,我搖卡的經驗屈指可數,尚是搖卡初心者等級啊!XD

1.單搖亮部:只減少亮部的光線。將黑卡邊界遮於亮暗部交界處,曝光過程中輕搖黑卡避免畫面中出現明顯黑卡邊線(俗稱黑卡線),要遮多少光便搖多久,藉此將亮部與暗部所曝的光量拉近些。

2.先搖亮部,再往下滑過鏡頭:將亮部減少光量後,再遮全部的光,這是針對無配ND鏡長曝光的一種進階搖黑卡手法,全遮的目的也只是為了均勻遮光,也就是在全鏡片進光普遍過多時利用全遮去有效減少全畫面曝光光量。

3.哪裡有亮搖哪邊:曾聽過有些神手會計算上部幾秒、下部幾秒、左側幾秒、右側幾秒、全遮幾秒等等,不過我沒實際看到過就是哩!

不管怎樣搖,目的都是為了遮光、減少光線進入的量,關於搖黑卡的影片教學可看一下這部影片,裡頭有大略說到搖卡的步驟與數秒方式等。

以下是我之前搖卡的小實作,與其他人為了搖出暗部細節的目的不同,這邊搖卡是為了搖掉多餘泛光啊!XD
1702573979
(未搖,下方有明顯泛光,當時角度不好移動,廣角鏡無法避免泛光產生)

1702573978
(利用搖卡把下方泛光搖掉,左下方樹葉也因為搖卡而消失了)


2.減光鏡(ND鏡)

減光鏡俗稱ND(Natural Density)鏡,是一種中性灰鏡片,能將通過鏡片的各種色光的波幅減弱,如同減光鏡這稱呼,它的設計就是為了減少光線的通過量,而這種減少是非選擇性的,也就是說它會均勻地減少光線。

常用的ND鏡有ND2、ND4、ND8,對應曝光格數應為EV-1、EV-2、EV-3。通常我們會用到減光鏡的場合,就是在感光、光圈已達最低的情況下,還想降低快門時便會使用。

剛剛說到減光鏡的減光效果是非選擇性的,那在亮暗部反差過大時該怎麼辦呢?此時漸層減光鏡便出現了,我們可以把上頭灰色點的分布想像成漸層散布即可,將灰部置於畫面的亮部、白部置於畫面的暗部,便有機會平衡鏡頭的進光量。

但實際使用時,亮暗部的分布往往並非一半一半,所以漸層鏡的使用場合算是十分受限的。


3.HDR

數位時代來臨後,對於這種高反差的畫面也有專屬於數位的處理法,最有名的便是HDR(High Dynamic Range, 高動態範圍)合成手法,最簡單的例子便是將一個反差過大的畫面使用加EV減EV的方式拍攝。如亮暗部測光差三格時,我們先使用亮部曝光正確的曝光值,便會得到一張亮部細節呈現,但暗部曝光不足的圖A;再使用暗部曝光的正確曝光值同畫面拍攝一張,此時我們會得到一張暗部細節呈現,但亮部過曝的圖B,再將介於圖A、B的中間曝光值拍攝一張,將此三張作合成後便可得到暗部明顯、亮部也明顯的HDR合成圖。如下面幾張──



以上皆轉自flickr

這種合成手法常常營造出一種超現實感,讓作品呈現出一種詭異的清晰感,有人說搖黑卡形成的清晰感較為自然,而HDR呈現的清晰感便較為平面,感覺「有如一幅畫」。

聽說Sony家的相機後續機型有將HDR設計入單眼相機內,使用此模式拍攝時,能一次拍攝三張──中間曝光、EV+3格、EV-3格,然後機身直接合成,算是機身合成型HDR吧!


這三種控制反差的手法,第一種是所謂物理型、手工型,利用人工去控制進光量;第二種則是器材型,也有人說是花錢型;第三種則是軟體型,各有各的優缺點,如漸層鏡的便利就不是搖黑卡比得上的、搖黑卡的自然感跟HDR超現實感渾然不同,要怎樣控制光量達到想要的效果,就看各位的選擇囉!

平常拍攝時假使不是曝光不足太多或過曝太多,通常我還有第四種軟體處理手法,利用PhotoShop可以數秒快速調整而成,有機會再來寫教學,當然前提是不能過曝或不足到完全沒有細節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